當開源社群踏入其他領域,尤其是與公共利益、社會議題相關的情況,原先的「無償」便逐漸不適用「免責」的護身符,而是新聞倫理和社群自律的問題。

黃士修
6 min readJan 17, 2019

--

Cofacts 真的假的 — 協作型事實查核系統

前陣子我批評檯面上事實查核單位的問題,從新聞小幫手、真的假的,到美玉姨、事實查核中心。其中有朋友提到Johnson Liang的Cofacts(真的假的),有如下的討論。我回應在原貼文後,作者Johnson Liang也在我的板上回覆。我把這些對話一併給大家參考。

對於假新聞,我沒有完整的解方,我覺得未來任何人也不會有。但大家可以參考,過去五年來,核能流言終結者及其相關社群的努力,造成假環團的公信力、以及整個社會看待核能的氛圍,有什麼樣的改變。

原討論串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yuui/posts/10216456730786793

友A:

沒有必要去罵Johnson Liang的Cofacts吧?畢竟核終成員也可以加入編輯群一起編輯。

我:

我那篇文章寫得很清楚了,單純製造武器無罪,但明明知道武器被特定方拿去作惡,還持續幫助他們製造武器,就完全不同了。工具是中性的,但參與的機會成本是不公平的。如果不面對需要一個自律機制的問題,公共參與都是空談。所謂的自律,不是推給別人,尤其是沒有時間的一般人,叫他們也可以參與編輯。如果你明明知道社會上有一群特定政黨人士在編輯,你不抵制,反而叫一般老百姓自己來,那是假公平。

友A:

但要說到『成為特定政黨鞏固權力、扼殺異議的工具。』會不會有點過頭了?而且Johnson本身並沒有對編輯的結果有什麼干預。

我:

沒有過頭,因為如果他不知道現實,那就代表根本沒有心對付假資訊。類似漢娜·鄂蘭的『邪惡的平庸性』,(常見譯為平庸的邪惡並不完全正確),但我喜歡稱為天真(naive)的邪惡。Johnson的回答,正好顯示出我強調g0v社群一直有的問題,沒有負責任的心態。邪惡、天真的邪惡,選一個。」
友B:「是說,我好像在那個社團裡面。也許Cofacts是個公平的平台,但是極有可能有帶著資源進去當編輯的人,在這角度之下,的確有資源不平衡的問題,就如同我剛剛說的,我去年中也被邀請進去寫核能闢謠。問題是,我們根本沒有人力物力去寫那些東西,那時候我們都在拼公投。

媒體自律就是這一門事情,Johnson沒有干預編輯,那麼有一群編輯帶風向,他也管不了。所以只要給我一千萬,我可以帶一堆藍營的寫手進去帶風向嗎?我認為這個東西是沒救的,誰來做都一樣的,跳出來捍衛所謂創業核心價值,其實只是自我滿足而已。

因為真相是,他們根本無法阻擋系統被濫用,事實上也沒有人有能力這麼做就是了。核終穩固的防禦網也不是靠一兩個人,而是靠整個社群的力量,同時這個力量也是鞭策自己。光一個議題就這樣了,那些『事實查核』單位有那麼多議題,誰能真正去監督議題是否有被偷換概念。簡單的說,連核終都難以插手的地方,我實在不知道所謂的填坑要怎麼實現。

最後再強調一次,解決問題的關鍵,其實是重新彰顯編輯專業的重要性。任何想要脫離「人」的公信力的技術方法,都無從解決「社群」的問題。

Johnson Liang:

感謝 Shih-Hsiu Huang 撥冗回覆。中間關於天真的邪惡與「負責」的部分,讓我思考的開源社群所習慣的「無償即免責」概念,是否在解決社會議題上面仍能適用。目前我覺得這像是兩種不同做事方式的衝突,但是否能有共存之道,我目前還沒有答案。

Ref: 授權條款中免責聲明的法律意義
https://webcache.googleusercontent.com/search?q=cache%3AjV00-TBPR70J%3Ahttps%3A%2F%2Fwww.openfoundry.org%2Ftw%2Flegal-article%2F518-2010-07-15-10-50-58%20&cd=1&hl=zh-TW&ct=clnk&gl=tw&fbclid=IwAR1dao2w0uaJDZ9jiWprs-G2h-HtaNnliRqRSVVkpJffqitA4GZjtWPrL_w

雖然 Cofacts 的初衷其實是希望用 chatbot 來 connect 「不同意見」與大量散佈的「轉傳訊息」,不過隨著站上收到的「轉傳訊息」已經不只是轉傳十餘載的網路都市傳說、使用者把越來越多的新聞資訊送進資料庫,或許我們確實可以想想士修在原文中提到的「新聞資訊問題」,是否需要不同的設計。

士修提到針對「新聞資訊問題」的解法是「重新彰顯編輯專業的重要性」,我可能會需要具體例子作為典範。請問士修想像中的是類似泛科學這樣的專業媒體嗎?

我:

「無償即免責」概念,來自於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關係,後來被引申到開源社群。然而,開源社群有些過度延伸這個概念。由於多數情況是志願者的貢獻,所以很少有人會去追究開發工具的責任。

當開源社群踏入其他領域,尤其是與公共利益、社會議題相關的情況,原先的「無償」便逐漸不適用「免責」的護身符,而是新聞倫理和社群自律的問題。回歸到原始的法律層面,免責條款也有許多無效的場合,其中要注意的是公平性,以及不得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原則。這應是媒體界和法律界的常識,卻是開源社群時常忽略,甚至從來沒有自覺到的認知匱乏。

開發出的工具是中性的,但使用工具的人不是。Hacker精神是一種解決系統問題的方法,但當一整個社群習慣性地推託,不願意承擔「沒有思考過使用者」的責任,這樣的開發是盲目的,與Script Kiddie無異。

「重新彰顯編輯專業的重要性」只是一個建議方向,我並沒有設想類似泛科學或其他的專業媒體能夠成為解決方案。但我要特別點出的是社群的自律機制,更抽象一點地說,「對抗」不實資訊的責任感。

請注意我強調的是「對抗」,這代表主觀在特定層面上是必要的,卻必須非常、非常、非常小心避免被誤用。

💧捐款給流言終結者:您捐的每一分錢,都是我們走下去的動力。
http://nuclearmb.org/donate.html

☢️請簽署核廢料遷出蘭嶼公投提案書
https://tinyurl.com/ya5t6hox

寫好的提案書請寄:

108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05號26F-2
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先生收

--

--

黃士修
黃士修

Written by 黃士修

A chaotic neutral nerd, geek and dork.

Responses (1)